全國最大“光伏+污水廠”項目即將落成,后市增長空間仍廣闊
來源:環保在線整理 點擊量:1305 【泵閥商務網 行業資訊】近期,位于湖北武漢的北湖污水處理廠步入收尾階段,將完成全部54000塊光伏板的安裝,并具備了局部并網發電的條件。據介紹,該項目為全國最大的污水處理廠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占地面積達18萬平方米,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發電約2200萬度,幫助污水處理廠生產實現用電的自給自足。
“光伏+污水廠”這一模式正成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新路徑。
具體表現在:①在接連降本刺激下,光伏作為清潔能源的經濟性凸顯,對于污水廠這樣能耗大的場所來說,可有效減輕用能與碳減排雙重壓力;②污水廠具備大規模鋪設光伏板的條件,在污水廠的屋頂、沉淀池、生化池等上面加裝光伏板能實現土地的符合利用,而且在實際運營中,光伏板還會起到遮陽的作用,抑制池內綠藻等的生長。
政策層面,早在2020年,五部委就已在聯合出臺的文件《關于完善長江經濟帶污水處理收費機制有關政策的指導意見》中提到,鼓勵污水處理企業綜合利用場地空間,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的模式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地方上,2021年年末,浙江在首個整縣推進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工作的升級實施工作導則中明確,現有污水廠和自來水廠的光伏安裝比例要達到90%以上。
就發展前景而言,我國現有污水廠數量多、光伏覆蓋率偏低,有著廣闊的市場潛力。住建部數據顯示,全國已累計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5000多座(不含鄉鎮及工業用途),污水處理能力達2.1億立方米/日。機構推算,安每個污水廠平均建設5MW光伏容量預估,我國近現有污水廠就可建設近25GW的光伏電站。
那么,“光伏+污水廠”實際表現又如何呢?
除了上文提到的北湖污水廠之外,武漢江夏污水廠已經于2018年實現光伏發電全覆蓋,每年發電量可達150萬度,能為該廠節省20%的用電量。
江蘇首座“光伏+”污水廠落地揚州,總裝機容量達9.7MW,光伏板總規模近9.8萬平方米。投運30個月后,該項目共完成了2300萬千瓦時的發電量,約等于減少標煤消耗8280噸,有效降低污水廠用電成本。
2018年,安徽首座“光伏+”污水處理廠落戶合肥,裝機總容量高達10.8MW,每年可提供約1200萬度的清潔電力,其中90%被污水廠就地消納,年節約3000多噸標煤。
光伏與污水廠的有機融合,充分發揮了“生態+清潔能源”的天然優勢,將為能源領域的綠色轉型打開新的通路,并借此提高土地的復合利用率,實現環保與清潔能源的跨界聯手。
-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泵閥商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泵閥商務網www.okkug.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泵閥商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我要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您還可以輸入200個字符)
表情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
















































評論